January 1, 2017

先睹為快 - 養心殿文物展 - 北京首都博物館 -

最近新聞報導:明年在文化博物館展出「養心殿」的文物,雖然題材內容很吸引,但可惜我早前在北京首都博物館已經參觀過~大家一起來先睹為快吧!~

在首都博物館買的記事簿~超搞笑的!

紅彤彤的牆配四四方方的門口,就像一個張開了的血大口

走入血盆大口後,迎面而來是正殿「人和中正」的復原陳列。但我並不著急,先去看展覽的介紹,才能更深入去了解這個迷一樣的地方......

展版上有圖示和介紹,真的非常清晰呢!

原來由雍正之後,清代有8位皇帝先後居住在養心殿,直到溥儀出宮為止。乾隆時把養心殿擴建,增設了書房和佛堂,真的可謂「斗室有天下」啊!不過和乾清宫相比,它還是很小呢~

正殿復原陳和在故宫內的龍椅相比,氣勢輸了!

雖然這是復原陳列,但日里萬機的皇帝應該需要更大的桌子放奏折才夠吧?後面讓太監宫女站著的撥扇位又怎麼夠呢?不過養心殿的確不算大,復原陳列的比例應該沒錯~

西暖閣復原陳列-皇帝另一個辨工室

不論色調還是擺設都較簡樸淡雅,和家一樣舒適的西暖閣,原來也是皇帝接見大臣和批閱奏折的地方,這是中國式home office的概念嗎?雖然皇帝有後宫佳麗三千和享之不盡的榮華富貴,但把居所和辨工室合二為一,實在難以放下工作,好好享受生活~


走到奏折展品櫃時,我試著看雍正帝超過1000萬字批語的其中一部分,雖然沒有全部看懂,但見「不驕不懆」、「面愧心慚」等字眼,就像正在和他的臣子聊天一樣,跟奏摺內文相比也較口語化。

雍正帝在位13年間,批閱奏本近20萬件,批語超過1000萬字。屈指一算這位勤勉的皇帝平均每年看了1萬5千多本奏摺,但再計算平均數.......每日大概只有42本 (笑)。今時今日的香港打工仔可能比皇帝更加日里萬機呢 (笑)~



乾隆的書房-三希堂

三希堂復原陳列比較完整,可惜只能隔著玻璃觀看~

乾隆帝-寫生小景四種
乾隆帝自18歲開始畫畫,最初專畫花鳥,後來各種題材、技法都有所嘗試。其畫構圖簡明,以小寫意為主,總體成就不高

乾隆是少數喜歡創作詩畫的皇帝,不過評論家似乎不大欣賞,不過因為是皇帝御筆,所以不得不被當成藝術品一樣去評價,還要不停地拿出來貼堂,讓大家都看到他的作品構圖簡明」,而且成就不高」(笑)~

乾隆帝《御制詩初集》
「乾隆御制詩共分6集,收錄詩作4萬餘首。詩文多為理政、巡幸、宴餐、讀書、玩賞等活動的即興之作,雖然文學藝術性不高,但體現了乾隆帝對漢文化的喜好、追慕。」

除了被貼堂的水墨畫外,還有《御制詩初集》的展出,雖然現場無法一睹乾隆詩作,但他的作品再次被評為文學藝術性不高」,但換個角度看,詩也只是文體的一種,不論何人何時在何地,也能以詩記事,憑詩抒情。

如果乾隆御制詩就像他的日記一樣,那又怎會把詩當成文學鉅著一樣去寫呢 (笑)?

晚清太后垂簾聽政的地方-東暖閣

到了同治、光緒兩代皇帝,47年的垂簾聽政令東暖閣成為第3個皇帝理政的地方。當我走入去看時,見到後面的布簾已經放到最底,即使姚明坐在太后的鳳椅上,也只能遮到半張臉。所謂垂簾聽政,難道只是一個象徵嗎?奇怪奇怪......

除了文物,還有用wechat對話來呈現歷史實況

光緒死後,末代皇帝溥儀繼位,之後暖心殿便成為故宫博物院的一部分,現在正進行修繕工程,但文物先後在北京首都博物館和香港文化博物館展出~這些有趣的展覧,真的值得一去再去~

最後,很想讓大家欣賞一下被網友評為似小學生作品的乾隆的詩作 (笑):

《詠煎鹽者》
一歷篷蘆廠 載觀鹽灶民
樵山已遙遠 釜海亦艱辛
火候知應熟 鹵漿配欲勻
可憐終歲苦 享利是他人

更多照片:

博物館外觀有點像個大盒子XD


博物館內的巨型牌坊


連同地庫共有6層的博物館內部,足以行到腳軟~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【好書分享】和《羊毛記》迴然不同的《異星記》

看過《羊毛記》三部曲的讀者,未必可以愛上風格截然不同的《異星記》。 《異星記》是一部人類在未知星球拓荒的科幻小說,這些故事已不知在多少電影或小說成為題材,可說是「老掉牙」的情節,要滿足讀者的心還不容易啊!不過有趣的是:《異星記》架空了時代背景和地球的羈絆,在未知的...